黄油之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三十九章 龟兹舞乐、燕地宫娥,雍凉风云,黄油之手,AC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器动四方……这首剑器行,是有诗圣之称的杜甫,在唐代大历二年,于夔府别驾元持家中,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,有感而作。

剑器舞也叫剑器浑脱,而浑脱舞源自大秦(东罗马),经丝绸之路传至西域,再传入内地,又称泼寒胡戏,成为当时入冬时节进行的一种风俗。

每年十一月,人们穿胡服、骑骏马、戴兽面,成群结队泼水嬉戏,追逐欢乐,跳着浑脱舞,唱起苏摩遮,场面壮观火爆,唐中宗也曾亲往洛城南楼观看。唐玄宗继位后,下诏禁断此俗,这种在中原蔓延成势的歌舞游乐活动逐渐绝迹,民间却仍有留存,从十一月改到七月初,成为驱鬼消灾的民俗。

龟兹乐、浑脱舞,此前就有流传,只是唐代最为流行,之后也没有因诏令完全被禁绝。

浑脱即革囊、皮袋,以整张剥下的动物皮革所制,既用作渡河的浮囊,也可用来盛水、酒、奶。制法、形状类似的人浑脱,就是小型动物的整张皮革制成的囊形帽子,戴浑脱帽表演的舞蹈也就被称为浑脱舞。

而苏摩遮,也作莫、幕,曲调源于龟兹乐,在唐朝时盛行,但北周以前就已随着西域乐器一并传入。实际上,苏摩遮也是高昌语中浑脱帽的叫法,出自波斯语的音译,起初是当地人因炎热泼水索寒,为了避免冷水浇到头上,就戴上涂了油脂的浑脱帽。

说起龟兹舞乐,就不得不提到吕光,淝水之战前,他奉苻坚之命出征西域,攻灭龟兹,将龟兹乐带到凉州,后凉灭亡之后,龟兹乐再度传入中原。

但在此之前,西域舞乐就已在中原流行,比如琵琶,秦、汉时有一种圆形带有长直柄的乐器“秦汉子”,弹奏时向前弹出叫批,向后挑起叫把,后来西域传来了梨形音箱的曲颈乐器,有人将两者结合改进,出现了新式的琵琶,演奏也从横抱变为竖抱,从拨子弹奏改为五指弹奏。

东汉刘熙在《释名.释乐器》中记载“批把本出于胡中,马上所鼓也。推手前曰批,引手后曰把,象其鼓时,因以为名也。”当时的胡人,因为是骑在马上弹琵琶,所以横抱弹奏更为方便。

王导玄孙,南朝王僧虔所撰《技录》中,有一则关于琵琶的故事,提到“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”,这里的文德皇后就是曹丕皇后郭女王。

而直柄琵琶也叫作阮咸,得名于阮籍之侄,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,因为他善奏此乐器,所以得名至今。

龟兹乐除了琵琶,还有竖箜篌、羯鼓、筚篥等多种乐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重生南宋,泼皮称帝传

我爱左轮

龙环之盘古大陆

作家mokVC8